法国总统奥朗德将于25日至26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这位世界第五大强国国家元首生平首次踏上中国国土。这也是习近平担任国家主席后所接待的最为重要的西方国家领导人。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次访问对于中法两国、对中欧关系、甚至对于中国与西方之间的未来,都具有一种标志性意义。

法国尽管面临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其公共债务已经达1.8万亿欧元,接近其国内生产总值的90%;失业率超过10%,已突破300万大关;经济增长率仅0.1%,接近于衰退的边缘……但法国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大国,在国际关系领域历来发挥着超过其实际国力的作用:2003年领头反对美国入侵伊拉克、2011年率先介入利比亚并用武力推翻卡扎菲政权、今年法国独家出兵马里,都在不断地证明这一点。因此,我们有必要重视这次奥朗德总统对中国的访问。

中国是他的全新课题

应该指出的是,中法之间面临的问题很多,如何求同存异、在推进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发展两国关系,是一道难题。对于中国来说,我们必须承认对法国的研究还不够,我们对这个西方大国的了解、理解和影响力,都还远远不足以使我们可以达到知己知彼的程度。当我们对法国对华政策的实质内涵缺乏足够的了解时,如何建立稳定、健康和互利的中法关系,便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对于法国新总统奥朗德来说,中国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奥朗德几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从未访问过中国的西方大国领导人。这一现象极为罕见。在担任总统之前,奥朗德年轻时曾在美国留学、实习。奥朗德对中国持何种看法,法国媒体曾传出少量信息。据新闻网站“89街”记者埃利克·杜班在其新书《有毒的胜利》中透露,2012年3月30日,法国总统大选进入关键时刻,奥朗德对一批记者私下表示:“现在我认为是我指定我对手(adversaire)的时候了。我曾将其指为金融财团,现在必须将其指为中国人。”根据杜班的记载,奥朗德说:“问题是中国人。他们几乎在所有领域作弊。在货币、在研究领域。困难的是很多大企业靠与中国签约而生存。这些大企业阻止我们对来自中国的产品采取更为严厉的立场。我们必须在获得欧盟某些国家的支持下与中国展开竞争。但在这方面情况也很复杂。德国人在中国有很多利益,而其他国家则相对少一些。”此外,在一次电视竞选采访中,奥朗德也曾公开批评中国人民币汇率过低,并表示两国贸易不平衡是“不可接受”的。


两国关系面临全新格局

但总统候选人奥朗德的这些谈话很快就被忘记了。因为当选总统奥朗德先后做出了两个涉及中国并令北京感到宽慰的外交动作:一是选择了一位“中国通”燕保罗作为其外交顾问;二是当选总统奥朗德会见的第一位外国使节就是中国驻法国大使孔泉。此外,外交部长法比尤斯在奥朗德当选后两个月访问北京。其后社会党前第一书记、里尔市市长奥布里作为“中国问题特使”造访北京。而法比尤斯外长最近再赴北京,为奥朗德访华铺垫“红地毯”……应该说,双方为奥朗德访华所做的准备是非常充分的。

应该说,今天中法关系面临的是全新的格局。不仅两位领导人新任上台,而且两国面临的政、经格局也是近二十年来全新的。全球化已经不可逆转。中法之间已经失去希拉克时代积极支持多极化世界格局和反对美国单边主义及入侵伊拉克等共同战略诉求。相反,在诸多国际重大问题卷宗中,中法立场分歧更多。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叙利亚问题。两国立场南辕北辙、针锋相对。在伊朗核问题上也存在差异。法国最近意欲向中国周边邻国如菲律宾、印度等出售武器的动向,也引起国际舆论的高度关注。奥朗德似乎在外交领域继承了萨科齐担任法国总统时制定的亲美外交政策,重新强调西方国家的共同利益。但同时球探体育比分:家们也注意到,据中国方面的报道,在最近奥朗德总统致电习近平祝贺其担任中国国家主席时,奥朗德重申了加强“法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决心。而习近平也“高度赞赏法方将发展对华关系作为法国外交的优先重点”;并强调,“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方对中法关系的重视都不会改变”。明年是中法建交五十周年,双方已经决定要借此机会加强两国关系、加深互信。据悉,奥朗德访华期间双方将会共同宣布一系列的庆祝活动。

对华出口亮“新三大件”

从经贸角度而言,奥朗德的“中国特使”奥布里提出“外交服务于经济”将是法中关系中的一个新特点。事实上也将有60多位企业家随同奥朗德赴华。如何平衡两国之间的贸易和双方的投资,成为法国对华经贸关系中最为优先考虑的问题。同样也应该看到的是,中法之间长期以来存在的“经济互补性”已经日益被现实经贸所削弱。法国过去对华出口的“三大件”高铁、飞机和核电已经后续乏力。因此,奥布利提出了“新三大件”,即农业与食品加工业、医药卫生以及可持续城市建设方面。目前中法之间的贸易逆差达到270亿欧元。但去年中国向法出口大幅下降(269亿美元,下降10.3%),而法国对中国的出口则大幅增加(241.2亿美元,增幅达9.3%),贸易逆差状况有了改善。球探体育比分:家指出,法国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仅1.27%,远低于德国的5.33%。专家们认为,法国对中国高科技领域出口的限制,使中国能够从法国方面进口的产品有限。希拉克和萨科齐两任总统都曾表态支持欧盟解除对华武器和高科技禁运,奥朗德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到目前为止并不是十分明确。此外,从中国方面传递出来信息也表明,法国在具体采取措施以方便中国投资方面也应加大努力,特别是在公共市场准入、来法人员签证、投资环境改善等方面。

奥朗德总统上台十个月来,基本上没有对中法关系发表过谈话或声明。而这又是奥朗德总统的首次赴中国,因而备受中法两国舆论的关注。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采取怎样的政策,将影响到法国未来十年的政治与经济走向,特别是在全球化程度已经达到“地球村”的时代。且看这位在外交问题上还没有走出错棋的“正常总统”如何下这步重要的棋。(首席记者郑若麟)

法国总统奥朗德将在4月25日至26日访问中国。对于他来说,这次访问将是一次“发现之旅”,因为这将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法方人士称,这次访问也将是一次“定调之旅”,因为这将确定未来几年中法关系发展的基调和走向。对于此次访问的效果和两国关系的前景,双方的外交官似乎都充满信心。双方都强调,奥朗德是中国新一代领导人执政后到访中国的第一位西方大国元首,这是中法关系“特殊性”的印证。

奥朗德在2012年竞选法国总统期间,被法国右派政党人民运动联盟的很多政客批评缺乏国际经验,尤其是从来没有到过中国。不过,同样来自该政党的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却不这样看。虽然是奥朗德的政敌,但是拉法兰此次却被法国总统府邀请陪同奥朗德访华,因为他是法国政界各派公认的“中国先生”。拉法兰近日表示,奥朗德从未到过中国,这对于中法关系发展来说不仅不是一个障碍,而且更是一个优势,因为对于中国来说,“奥朗德一页是空白的”,中法关系中没有由他造成的“痛苦伤痕”。

对于中法关系史上的“痛苦伤痕”,法国外长中国事务特别代表、法国社会党前第一书记奥布里有自己的理解。奥布里最近在谈到奥朗德此次访华时表示,中法两国之间一直有一种“特殊关系”、“情感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在萨科奇时代受到了破坏,“两国关系的这一裂痕必须修复”。奥布里强调,奥朗德将是习近平主席接见的第一位西方大国元首,“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她认为,这说明中国希望与法国发展关系。在谈到奥朗德此次访华的目的时,奥布里谈到三点:推动与中国的政治对话;平衡两国经济关系;发展与中国民间社会的交流。

记者近期采访的法国官员在谈到两国政治关系时,普遍强调两点:第一,中法两国关系有“特殊”的政治基础,法国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第二,两国政治关系有让人看好的前景,因为2014年是两国建交50周年和两国确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法国前总理拉法兰表示,希望通过此次访问确立奥朗德与习近平主席之间的“信任关系”,“有了信任,就可以无话不谈”。


一名消息人士对记者称,法国官方对于与中国的政治关系并不担心,更加关注两国的经济关系,尤其是法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问题。据统计,法国在2011年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为270亿欧元。消息人士称,这一逆差让奥朗德认为有必要“平衡”两国的经济关系。为此,奥朗德一方面希望帮助法国企业扩大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希望吸引更多的中国企业到法国投资,为法国创造就业机会。

据悉,法国方面希望通过奥朗德此次访问,进一步加强两国在航天和核电领域的合作。法方除了希望推动中国购买“空中客车”公司的宽体客机之外,还希望在核电领域发展双方在上、中、下游的全方位合作。

法国媒体在今年年初炒作中法核电“秘密协议”一事,给两国核电合作带来了阴影。法国政府从1月初开始,调查法国“法国电力公司”在与中国核电企业的合作中作出过多技术转让承诺一事。此后,法国多名部长访问中国时对此事作出解释,称这是对法国过去一段时间核电发展的“总结”,并非“调查”。分析人士称,预计奥朗德此次访问中国将继续在这一问题上“安抚”中国,向中国表明法国继续发展两国核电合作的意愿。据悉,法国核电企业“阿海珐”集团希望奥朗德此访能对该企业在中国建设一座核废料处理工厂一事起到推动作用。

法国外长中国事务特别代表奥布里表示,法国外长法比尤斯就任后制定了“经济外交”的战略,法国今后在对华经济关系中,不应该只重视大型企业,还应该帮助中小企业扩大对华出口。奥布里认为,法国可在农业食品、可持续城市建设、医药领域加强对中国的出口。

由于对中国缺乏了解,奥朗德在2012年竞选法国总统期间,曾经在人民币汇率、两国贸易“不平衡”等问题上有一些不满的公开措辞。一名接近法国总统府的人士对记者称,奥朗德过去受到法国媒体和一些研究人员的影响,对中国有一定的成见,但是,他的顾问团队以及法国政府的几名关键部长都主张对中国发展友好关系,这对奥朗德影响非常大。从今年年初以来,法国先后派出经济部长莫斯科维奇、外贸部长布里克、外长中国事务特别代表奥布里、外长法比尤斯到中国为奥朗德此访进行准备。“如此精心准备的访问只可能成功。”一名法国外交官这样表示。

(记者 林卫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