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3月24日 海峡特约评论员、中国社科院台研所经济室主任 朱磊
3月18日晚,台湾一些学生与民众为抗议服贸协议及审查程序,突破警力封锁,冲入“立法院”大楼占据会场。23日晚,部分学生和民众又闯入“行政院”,遭警方驱离。
这次抗议团体占领“立法院”、“行政院”的事件,实质上是台湾政治、经济与社会矛盾的共同爆发,导火索是服贸协议的审查,但深层次却是蓝绿斗争、政党内斗与不同群体利益纷争的综合作用的结果。
政党间恶斗,绿欲寻机打蓝
一是蓝绿之争。这是岛内朝野两大政党之间在年底“七合一”选举前的政治斗争。
作为执政党的国民党对“立法院”尽快审查通过服贸协议持支持态度,但在野党民进党却极力阻挠。2013年6月两岸签署服贸协议后,苏贞昌一方面拒绝与马英九公开辩论服贸,另一方面公开表示:两岸服贸协议是“黑箱作业”,许多开放项目“严重伤害人民生计、威胁‘国安’”,必须“逐条、逐项严格审查”。而后,民进党不仅借办8场服贸协议公听会,将该协议审查时间拖延了近半年,党鞭柯建铭甚至在“立法院”审查服贸协议前放话:服贸协议在“立法院”通过概率“几乎为零”。
国民党为推动服贸协议尽快通过,避开民进党的纠缠,援用“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规定,直接送请“立法院”备查,不须逐条审议。此举一出,苏贞昌18日立即表示,民进党将发动“包围立法院”。当晚,在民进党“立委”参与下,抗议民众打着民进党党旗冲入“立法院”。此后,民进党台面上的政治人物,纷纷到现场给抗议民众打气,企图通过扩大冲突打击国民党,但在策略上并未站在占领“立法院”行动的第一线。
马王矛盾加深,致服贸难过
二是马王之争。如果没有这个层次的矛盾,作为“立法院”多数党的国民党,在“立法院”强行通过该协议并不难,而且即使“立法院”被民众占领,“立法院长”也可以动用“警察权”进行清场驱离。
但由于二人心结已久,加之去年马因王的“关说案”本想开除王的党籍,却没能成功,使马王矛盾加深。因此,王对马的处理意见并不理会,反而大唱反调,将“立法院”瘫痪的责任推回给马。
凑巧的是,“立法院”被占领的第二天,台北地方法院宣判王金平确认国民党党籍存在案胜诉,也就是说,去年9月11日国民党考纪会决议撤销王金平党籍的处分无效。但这并不意味着王的“立法院长”会坐得很牢,因为在他2016年1月任期届满前,国民党还可能继续上诉,马还可以利用党主席的权力不给王下次不分区“立委”的提名。
因此,对王而言,当然可以借服贸制马,马的声望降低,甚至因服贸风波应对不当导致年底“七合一”选举失败进而辞去国民党主席,那对王维持目前的政治地位显然是有利的。
两岸红利台岛内分配不均
三是利益之争。这是两岸经济合作红利,在岛内不同利益群体间利益分配的斗争。
两岸服贸协议使台湾服务业可以拓展有13亿人的大陆市场,对台湾经济发展好处不言可喻。而且在服贸协议中,大陆对台湾开放80项,均大于大陆在WTO服务贸易承诺开放内容;而台方只对大陆开放64项,若与台湾在WTO所承诺的服务贸易内容开放相比,小于WTO开放承诺;台湾所获利益明显。且台湾当局的评估表明:服贸协议不会冲击岛内就业、不会造成陆资企业在台垄断、不会影响台湾安全。
虽然服贸协议对台湾经济的好处非常明显,但不可否认的,这些好处在台湾内部的利益分配是不均衡的。不同产业影响不同,竞争力较强的产业获益大于竞争力较弱的产业;不同阶层影响不同,在一些领域企业主获益大于受雇员工。
在复杂的利益分配中,虽然台湾当局制订了对受损产业的补偿计划,但可能受损或受益不多的利益群体仍有可能反对服贸协议。尤其是近年台湾经济一直不景气,民众对服贸生效后未来就业、薪资等问题更有不确定感,导致民进党有基础集结不少反对民众,投入到此次占领“立法院”的运动中。当然,岛内工商界主流意见还是纷纷表达希望服贸能尽快通过并生效。
基于以上的复杂情况,未来发展态势将取决于各方博弈的结果,短期内还是看不到形成共识、化解僵局的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