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底,莆田市跨省到广州推介投资项目,共签约项目66个,总投资66.47亿元,其中莆商回归项目和投资额均占2/3以上。
在两个先行区建设中,莆商回归反哺家乡产业群成效卓著。
刷新传统经营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莆田市相继有50多万人跳出自家三分地闯天下,在全国各地创办企业2.2万家,年创产值4000多亿元,涉及建材、食品、金银珠宝、医疗器械等行业,形成闻名遐迩的莆商群体。
为实现“经济翻番、港城崛起”的目标,莆田市实施“民资回归”工程,壮大产业群,近年先后20多次组团北上南下东进西出,到长春、重庆、昆明、乌鲁木齐等地,甚至跨出国门到日本、美国,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招商。据莆田市投资项目服务中心提供的最新统计数字,2003年下半年以来,全市共引进合同项目2187个,计划总投资1123.7亿元,已完成投资462.7亿元,其中近80%为莆商回归项目。
源源不断回归的民资,有力地反哺莆田的产业群。
异军突起的木业,成为当地的新兴产业。莆田林木资源匮乏,原本并无木业。但在全国从事木业的莆田人却有16万之众,创办起近千家上规模的木材加工贸易企业,积累了雄厚的资金,形成庞大的销售网络,为莆田戴上“中国木业之城”的桂冠。如今,平海湾畔盐碱地上,总面积2万多亩的秀屿国家级木材加工贸易示范区正在建设,签约落户的木业项目98个,总投资79.6亿元。示范区首期5600亩已摆满项目,都是莆商回归项目。
纵横九州的莆商,视野开阔,摆脱了单一经营的局限,许多落地的大个子项目本身就是完整的产业链。如上海莆商投资的秀屿木材加工进出口贸易一体化项目,进口、加工、运销一条龙;北京莆商投入20多亿元的项目,加工、物流一肩挑,全部实施标准化,还为木业提供大宗现货交易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预计“十一五”末期,示范区将成为全国最大的木材加工、贸易、进出口基地,木业产值可达200亿元。
追逐产业发展潮流
上世纪90年代,莆田曾有过电子城的辉煌,仅新威电子厂就拥有6000多名员工,日产电子表30万只,江口镇曾是电子产业集中区,出产的计算器、电子表,占国际市场70%的份额。
回归莆商,将电子产业集中区扩展为面积12平方公里的莆田高新技术开发区,推动当地传统电子产业升级。高新区列入国家火炬计划四大液晶平板显示产业基地,企业已超过300家,其中电子信息企业88家。电子信息产业,成为莆田最具活力的高新产业。
从香港回乡的黄赛琴,2003年底投资3000万美元创办安特半导体有限公司,引进俄罗斯先进工艺,生产4英寸集成电路芯片,填补我省空白。2005年,黄赛琴又投入2400万美元,创办安特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引进国际新工艺,生产6英寸集成电路。随后,安特公司与日本尼康公司合作,再注资3000万美元,创办梭尼亚液晶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新型平板显示器件等电子信息产品。目前,从日本引进的设备正在安装调试,年底可投产。
安特公司注重构建一流的研发团队,先后投入研发经费4000万元,成功开发出100多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芯片。安特技术中心开发的七彩闪灯系列芯片、家用电器远程遥控芯片等,进入试产阶段。
上海中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宣去年11月携巨资回乡,创办光谷(福建)通信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7亿多元,从瑞士引进国际先进的生产线,年可形成4800万颗陶瓷插芯和1200万条光纤连接器的生产能力。目前首期2.6万平方米厂房已在装修,两条陶瓷插芯生产线将于10月投产。
组建业界联合舰队
过去,不少莆田企业受制于家族化经营,企业做不强,产业做不大。如今,饱经市场历练的莆商,带来全新的投资方式,抱团回乡发展,组建业界联合舰队。
工艺美术是莆田地方传统特色产业,分布在全国的从业人员有15万人。在中国·莆田工艺美术城招商中,荔城区广东玉器商会组织百家较大规模的玉雕企业回乡投资,一下子团购125幢4万多平方米的经营场所。长年在外地发展的仙游县古典工艺家具经营商,也联合在榜头镇投资,形成壮观的古典工艺家具一条街。组团投资,联合做强,为莆田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为做大家乡木业,上海福建商会副会长叶文珍牵头,联合46家在沪莆商,筹集18亿元资金,回乡创办福建海宏木业有限公司,投产后年可加工木材150万立方米,产值超40亿元,实现利税4亿元,出口创汇2亿美元,提供就业岗位1.2万个。
为配套蓬勃发展的木业,北京中腾集团董事长郑国政等莆商,联合投资成立莆田恒信担保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亿元,致力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或授信业务担保;还联合投资5个亿,打造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木材加工区大型综合物流中心。
目前,上海66家莆商组成的投资团还联合投资12亿多元,参与仙游县鲤城旧城改造项目。北京莆商也组成70多人的回乡投资考察团,计划在荔城区投资建设大型建材超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