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海峡西岸经济区全记录> 见证
> 正文
永春县湖洋镇:变散为聚 湖洋鹌鹑"抱团"飞翔
本报讯 (记者 刘益清 通讯员 颜尧民 张传炯) “有了合作社,鹌鹑蛋货源质量数量都有保证,客商纷纷发来订单,守着传真机就够我忙的了。”连日来,永春县湖洋镇合兴鹌鹑合作社负责人刘培博都在忙着处理订单。目前,该合作社日销售鹌鹑蛋1500多公斤,销售量占全省的60%。
湖洋镇养殖鹌鹑的历史已有10多年,每年养殖鹌鹑10万多只,但规模一直起起落落,“赚不到什么钱。”刘培博将其归结为“散,恶性竞争”。
过去,湖洋鹌鹑养殖一直独门独户。鹌鹑蛋产出后,为了抢占市场,养殖户间互相压价。“鹌鹑蛋价格一般在每公斤10元左右,可有的养殖户每公斤4元也卖。”刘培博说,“因为鹌鹑蛋保质期短。”
竞相压价的结果是,谁也赚不到钱。2003年,湖洋镇的鹌鹑养殖跌入低谷,鹌鹑数量从正常年景的10万多只降到2万多只。
2004年,就在养殖户们陷入困境时,湖洋工商所主动上门,引导养殖户成立协会,由“散”变“聚”,让养殖户抱团发展;2007年,协会又转为合作社,有了法人资格。
“合作社成立后,实现了从调种、饲料供应、管理防疫到销售等整条产业链的统一。”刘培博说,养殖户形成合力,既降低了养殖成本,又稳定了市场,鹌鹑数量增加到24万只。
随后,合作社又将夹杂在民居中的养殖场搬到偏僻山上,并改造了养殖场设备。“设备升级后,大大节省了人力。”刘培博说。
更让社员们高兴的是,他们在鹌鹑粪上找到财源。之前,鹌鹑粪直接倒掉,污染环境;目前,经加工后当作有机肥出售,一年销售额七八十万元。
抱团发展让湖洋人尝到了甜头,也吸引了其他地方鹌鹑养殖户纷纷加盟。距湖洋镇50多公里的达埔镇鹌鹑养殖户潘发胜说:与合兴鹌鹑合作社联合后,共享了市场信息和管理技术,效益好多了。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